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足菌肿

足菌肿的有哪些早期症状和临床表现

浏览:221    更新时间:2015-04-24 02:15

收藏

足菌肿通常系由于外伤感染,由多种真菌或细菌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一种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以形成脓肿,肉芽种和窦道为突出表现 ,可有颗粒排出。多见于足部。本病系植物体上或土壤中的病原体侵入足部伤口引起的感染,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一般患者有外伤史。多发于四肢,尤其手、足等容易接触真菌、细菌等暴露部位。病程呈慢性经过,一般损害局限,一般不累及全身,但有些病原菌可经淋巴和血行播散,累及内脏。初期患者自觉症状轻微。  初期为暗红色丘疹、结节、脓疱,逐渐融合成肿块和多发性脓肿,与皮肤粘连,表面暗红色。  脓肿破溃后形成瘘管,瘘管引流液呈脓性及血性,皮下组织破坏时有脂状液流出。引流物中混有颗粒,颗粒根据病原菌不同可呈黄、白、黑等不同颜色,大小约0.3~4??m直径不等。  部分老皮损瘢痕形成,新结节又不断出现,形成结节、肿块、瘘管及瘢痕同时布满受累肢体。  损害可侵入深部组织,包括肌肉、肌腱、筋膜、骨骼,引起骨膜炎、骨髓炎和骨坏死,严重可致骨质损害,导致严重的畸形和残疾。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在脓液或组织中查到颗粒并镜检其结构,或组织病理中发现颗粒,可做出诊断。菌培养可确定病原菌种。由于本病的一些病原菌亦可引起其他真菌病如暗色丝孢霉病或放线菌病等,故只有符合本病临床特点时才能诊断为足菌肿。  1.脓液及组织病理检中可见颗粒。颗粒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团块。病原菌不同其所形成颗粒大小、质地和颜色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2.组织脓液培养见真菌或放线菌。  足菌肿严重的可导致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包括骨坏死、骨膜炎、骨髓炎,严重的可侵犯人体的各个筋膜、肌肉、骨骼、肌腱等部位,既无全身性播散也无提示全身感染的体征和症状。最终肌肉消瘦,变形及组织破坏导致残疾。

分享到:
健康专题
热门关注
推荐专家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