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10%~20%,可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分泌型IgA是外分泌液(如初乳、唾液、眼泪、肠道分泌液和支气管分泌液)中的主要免疫球蛋白。因此,其在抗感染防御第一线中起重要作用,尤其在呼吸道和肠道,可称为局部免疫。
一、抽血前的注意事项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3.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二、抽血后应注意
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3.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4.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 正常值:
-
脐带: 0~50mg/L (0~5mg/dl)。
新生儿: 0~22mg/L (0~2.2mg/dl)。
0.5-6个月:30~820mg/L (3~82mg/dl)。
6个月-2岁:140~1080mg/L (14~108mg/dl)。
2-6岁: 230~1900mg/L (23~190mg/dl)。
6-12岁: 290~2700mg/L (29~270mg/dl)。
12-16岁: 810~2320mg/L (81~232mg/dl)。
成人: 760~3900mg/L (76~390mg/dl)。
(注:具体参考值请根据各实验室而定。)
高于正常值:
升高多见于:
IgA型多发性骨髓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结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白塞氏(Behcet)综合征、门静脉性肝硬化、某些感染性疾病、湿疹、血小板减少症、Wiskott-Aldrich综合征(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慢支缓解期等。
分泌型IgA介于500~2500mg/L则病情重,病程长者<500mg/L。
脐带血IgA升高:风疹、单纯疱疹、弓形体病 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革兰氏阴性杆菌宫内感染等。
导致该异常结果可能疾病为: 强直性脊柱炎性巩膜炎 过敏性紫癜肾炎 IgA肾炎 表皮内嗜中性IgA皮肤病
低于正常值:
降低多见于: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80%)、非IgA型多发性骨髓瘤、重链病、轻链病、吸收不良综合征、原发性无病种球蛋白血症、继发性蛋白血症、继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放射线照射、使用免疫抑制剂)、反复呼吸道感染、输血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病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遗传性胸腺发育不全、丙种球蛋白异常血症Ⅲ型 丙种球蛋白异常血症Ⅰ型(IgG、IgA减低、IgM增加)、丙种球蛋白异常血症Ⅱ型(无IgA、IgM,IgG正常)等。
导致该异常结果可能疾病为: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综合征 抗体免疫缺陷病 家族性地中海热 复发性皮肤坏死性嗜酸粒细胞血管炎
- 北京家恩德运医院用医学点亮一位“无言”母亲的生育梦想
- 以创新“镜”技,探胆胰诊疗——奥林巴斯出席2025 SELECT胆胰疾病微创诊治新技术国际论坛
- “HOPE血液全程管理论坛”成功召开
- 预防出生缺陷日--家恩德运医院提示:关注孕期营养,警惕肥胖阻碍健康孕育
-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浩宇受邀参加首都国际医学大会,与各界代表共话全球健康治理
- 原北京武警总院廖华教授莅临郑州友好肝胆医院开展13周年院庆惠民诊疗活动
-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浩宇在首届江苏品牌建设大会发表主题演讲
- 引领临床革新 深化学术交流——奥林巴斯出席第三十二届泌尿外科学术会议
- 长效针剂 VS 口服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如何走出旋转门
- 四十五载护肾路,三千患者沐曙光——香港肾脏基金会为肾友撑起希望之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