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收藏
二、病因

(一)发病原因

结核杆菌有4型:人型、牛型、鸟型和鼠型。而对人体有致病力者为人型结核杆菌和牛型结核杆菌。我国小儿结核病大多数由人型结核菌所引起。结核杆菌的抵抗力较强,除有耐酸、耐碱、耐酒精的特性外,对于冷、热、干燥、光线以及化学物质等都有较强的耐受力。湿热对结核菌的杀菌力较强,在65℃ 30min,70℃ 10min,80℃ 5min即可杀死。干热杀菌力较差,干热100℃需20min以上才能杀死,因此干热杀菌,温度需高、时间需长。痰内的结核菌在直接太阳光下2h内被杀死,而紫外线仅需10min。相反在阴暗处可存活数月之久。痰液内的结核菌如用5%的石炭酸(苯酚)或20%漂白粉液消毒,则需24h方能生效。

(二)发病机制

北京儿童医院137例死于结核病患儿的尸体解剖,发现30%左右有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淋巴结数目和大小不等,易融合成团块。均有干酪样变,有时和附近组织及器官如肠管、腹膜及大网膜相粘连。甚至结成巨大团块似手拳样见图1。干酪样物质坏死液化可破溃至腹腔、肠腔,或通过腹壁而向外排出。病痊愈后可见散在的或广泛的钙化现象。

相关疾病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结核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