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疾病百科 >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

收藏
三、症状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凡新生儿有周围性呼吸困难,紫绀和哺乳困难时,就考虑本病,可用以下方法确诊。

1.用细橡胶导尿管自前鼻孔试通入鼻咽部,若进入口咽部不到32mm即遇到阻隔,检查口咽后壁看不到该导尿管,即可诊断后鼻孔闭锁,须注意排除导尿管太软,方向有误,以致该管在鼻腔内蜷曲而达不到后鼻孔。

2.用卷棉子自前鼻孔沿鼻底伸入,可以探测间隔的位置和性质。

3.将美蓝或1%龙胆紫液滴入鼻腔,1~2分钟后观察口咽部是否着色,若无着色可诊断为本病。

4.将碘油慢慢滴入鼻腔,行X线造影,可显示有无后鼻孔闭锁及其闭锁深度。

5.鼻内窥镜检查 用0度纤维光导鼻内窥镜,放入前鼻孔,边吸引分泌物,边观察后鼻孔情况,此法不但可以诊断本病,而且可以排队先天性鼻内型脑膜—脑膨出,鼻息肉,腺样体肥大,鼻咽肿痛,异物,疤痕性狭窄及鼻中隔偏曲等造成鼻阻塞的原因。

双侧后鼻孔闭锁患儿出生后即出现周期性呼吸困难和紫绀,直到4周以后逐渐习惯于用口呼吸,但在哺乳时仍有呼吸困难,须再过一段时间才能学会交替呼吸和吸奶的动作,因此出生后有窒息危险和营养不良严重后果。

儿童及成人期患者主要症状为鼻阻塞,睡眠时有鼾症和呼吸暂停综合征,经常睏倦嗜睡,因为用口呼吸,说话发生关闭性鼻音,并有咽部干燥,胸廓发育不良等,单侧后鼻孔闭锁患者不影响生命,长大以后只有一侧鼻腔不能通气,并有分泌物潴留于患侧。


相关疾病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问答